胜利,江东军扩充了一营又一营的人马。
趁着李贤无暇反顾之际,江东军扩充极快。
若非如此,士燮也不可能轻易降了孙策。
交州土地广袤,百姓却极为穷弊。
归降孙策,既可以免除刀兵之祸,又可以得到银钱补偿,何乐而不为?
孙策招降士燮的时候,曾经许下十年百万钱的许诺,也就是说,士燮可以在十年之内向江东官府支取银钱。
天下即将大变,交州绝难独善其身。
孙策开出的条件如此丰厚,士燮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士燮归降,孙策不费一兵一卒便取了交州。
虽说,江东为此付出了些许银钱的代价。
可是,与大兴刀兵比起来,士燮得到了并不过分。
江东得了交州,士燮得了钱财名望,双方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只可惜,在江东声名鹊起之时,孙策遇刺身亡。
江东大事不可无主,孙策死时,并无子嗣,于是,从弟孙权继承大权顺理成章。
孙坚也好,孙策也罢,他们父子俱是能征善战的枭雄,孙坚在讨董的战事中大放异彩,是各路诸侯中少有的能够击败董卓的人马;孙策呢,数百兵卒起家,连战连捷,最终打下一份偌大的基业。
与父兄相比,孙权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正因为如此,在江东大将叫嚣着北伐李贤的时候,孙权才瞻前顾后,无法拒绝。
凶手未曾确定,江东军便大动干戈,在孙权看来,这是莽撞。
只可惜,孙策在军中威望太高,军将也好,军卒也罢,他们迫不及待地为其报仇。
就算是孙权,又怎能拒绝“为兄复仇”的大义?
就算凶手不是李贤,孙权也无法阻拦。
只能私下里找到韩当,面授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