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太史慈在城内坐阵了十日,他也听说了豪族聒噪的事情。
建安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泰山郡治下两所县城内肆虐的匪患终于得到了进一步的抑制。
半个月的时间,太史慈带着兵马四处围剿,渐渐恢复了两座县城间主要官道的安全,也把流贼赶到了附近的几座小山上。
这些时日,总计有二千三百四十一名流寇死于官军的围剿之下,荒郊野外,一时之间再也没有四散流窜的贼寇了。
饱受匪患之苦的乡民终于可以大张旗鼓地去县城采买,不必担心半途间埋伏的流寇了。
不过,作为泰山郡内的政治、经济中心,郡所奉高却一点儿也不安宁。
各地逃窜的兖州军在青州军卒有意识的驱赶下,齐齐逃往奉高。
倘若半途中有流寇试图他处,一定会遭到官军的迎头痛击。
若是流寇老老实实地往奉高行进,说来也怪,身后的官军便不会对其进行剿杀。
一来二去的,流寇们渐渐明白了,青州军就是想让他们去奉高。
有心反抗,可那些敢于反抗的家伙都已经惨死了,剩下来的这些都是油滑至极的老寇,在他们看来,能够多活一日便赚了一日,管他去哪里呢!
于是乎,大股的流贼从四面八方向奉高用来,骇得守军日夜警戒,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建安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太史慈点齐六千人马往奉高行去。
出征之前,太史慈立在大旗之下,朗声喝道:“功名只在马上取,豪杰自古厮杀出,这些日子,你们都是好样的,没有给我丢脸,你们的军功,我都已经命人如实记下,等到回转之后,必有犒赏,现在,只要你们随我一道,再去杀尽那些不开眼的流贼,这场泼天大功便落入囊中了!”
“杀贼,杀贼!”
“万胜、万胜!”
接连的胜利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