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氏是大族,青州刺史李贤有可能出现城中,这消息很快便传遍邺城。
李贤本以为拿捏住泼皮之后,甄氏会故弄玄虚,拒不相见,谁曾想,甄氏竟然给足了面子,非但家主赔罪,就连甄宓都摆出了台面。
说起来,后世里曹植洛神赋的主角:甄宓如今不过十五岁,虽然尚未长成,可是,在李贤看来已经有祸国殃民之态!
幸好,李贤志不在此,否则的话,甄宓难逃魔掌。
事后,谁也不知道李贤与甄氏达成了什么协议,世人只知道,甄氏的买卖做的更大了。
一些背地里与甄氏勾结不清的官吏紧张不已,他们惧怕李贤,惧怕无权可用的日子。
如果甄氏倒了,李贤会不会秋后算账?
事实证明,北地官吏的担心毫无道理,李贤只在邺城待了两日便离开了,期间,并无一人受罚。
表面上看,皆大欢喜,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可实际上,为了平息李贤的怒火,甄氏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北地的粮秣生意,拱手相让,这便是代价之一。
一直以来,甄氏一直垄断了冀州七成的粮秣买卖,如今,李贤只是隐晦地表达了意愿,甄氏便乖乖让出。
当然了,为了补偿甄氏的损失,李贤会竭力保障甄氏在马市上的利益。
甄氏财力雄厚,又与各地官吏熟稔,由他们出面购马,对李贤而言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事情。
发财的事情那么多,没有必要断人财路。
李贤固然实力惊人,却也不想四面树敌。
如果治下的大族都像甄氏这般识时务,李贤肯定会省心省力。
然而,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甄氏的事情只是开头,接下来,还有无数的事情等着李贤去做。
无奈之下,李贤只得继续巡弋。
北地新附,如果李贤这个名义上的主人连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