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骑兵全部派了出去,没日没夜地巡弋在各处。
据说乌桓人可是兵分两路南下的,若是等到蹋顿与另外一路人马汇合之后,再度来袭,那时候,势必又会是一场恶战。
防患于未然,向来是太史慈的处世之道。
前往下邳报捷的使者也早已经出发了,按照时间,这时候李贤说不定已经得到了大捷的消息。
相对于战功,如何扩大骑军的规模才是当务之急。
在青州、徐州的时候,青州军凭借绝强的战力,横行无阻,可是,到了广袤的冀州,太史慈才惊讶地发现,对付骑军的只有骑军!
一直以来,青州军交易、俘虏了大量战马,只是由于骑卒的缺乏,所以才导致骑军的规模受限。
此番经过数场大战,太史慈从冀州军手中缴获了千余匹马匹,可由于没有称职的骑士,这些马匹全都闲置了下来。
要想培训出一个合格的骑卒,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是绝对不可能的。
怎么办呢?
人员的匮乏阻碍了骑军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所以这一次,太史慈之所以在边疆巡弋,打的就是寻找人手的主意。
一行人正信马由缰,绘制地图,忽而,队列中耳朵最灵敏的陈六叫了起来:“都尉,前方两百步开外有十多骑正往此处疾驰而来。”
负责护卫的一行人马急忙将太史慈围在其中,有人更是提议道:“都尉,情况不明,要不暂避一二?”
太史慈连连摇头,道:“没听陈六说了吗?对方只有十几骑,我们可是有两百骑啊,哪有以多惧少的道理?更何况,难道你们不相信自己的身手吗?”
陈六是在青州入伍的军卒,经过两年的厮杀,他已经从一名青涩的少年成长为合格的军校。
此番,太史慈出行,陈六便是护卫统领。
眼下,陈六还待多言,却被太史慈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