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付李贤,袁谭、袁尚、张扬、孟公威相聚常山郡,商议对策,临到末尾,曹操次子曹彰加入其中,总算凑齐了四家之数。
一番商议过后,四方势力达成守望共助的协议,无论李贤攻打哪一方,其余三家都不可袖手旁观,否则,必遭人神共弃!
针对近况,荆州愿意出钱出粮,资助兖州、河内、冀州三家合力,共敌李贤。
河内、冀州的兵马就在近处,随时可以调动,可是,曹操麾下兵马却需要等待。
并非曹操小觑此次聚会,而是因为兖州军主力都被背嵬军引往他处,短时间内难以归返。
若论恨意,曹氏一族对李贤的痛恨并不次于袁氏!
袁氏虽然损兵折将,丢城失地,甚至连袁绍都战死沙场,可是,曹操帐下夏侯渊、乐进、曹纯接连战死,曹操引以为傲的左臂右膀纷纷逝去。
三次出征,没有一次讨得好处,若非曹操心性坚毅,早就撑不住了。
今日之李贤,绝非昔日之游缴!
与其坐等李贤反噬,倒不如趁其扩张之时联络盟友将其扼制。
接连打击之下,曹操深刻认识到,歼灭李贤的最好机会早已经过去,兖州若想存活,必须拉拢他人。
冀州袁氏兄弟虽非良助,可是,曹操的选择不多,只能咬牙将就。
帮助袁氏就是帮助自己。
无论如何,冀州、幽州、并州都不能完全落入李贤之手,否则的话,坐拥三洲,天下之大,将再无可制李贤之人。
袁谭、袁尚诸人玩空心思算计李贤,却不知道,李贤已经决定在巨鹿郡举行会盟。
说是会盟,倒不如说是一场通牒。
李贤挟天子,占据了大义的名头,如果各地郡守官员及时赴约也就罢了,说不定李贤会暂缓刀兵,可是,如果各地官员权贵借故搪塞,李贤一定会借题发挥,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