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毕竟不是曹操这等枭雄,他优柔寡断,少有主见,很容易被人左右,眼瞧着麾下两员大将李贤、太史慈都不同意出兵兖州,他思虑一番之后也就熄了讨伐曹操的念头。【】
不过,大军南征徐州,斩首三万有余,又斩杀了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渊,俘虏了于禁、李典,这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大捷。
如今,面对功臣李贤、太史慈,孔融自然不会装腔作势,摆出主公的架子,相反他时刻要作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这样才能确保李贤二人不会心生他念。
都昌城,东莱军、北海军联袂大胜曹军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
消息传来,北海国的百姓都觉得与有荣焉,他们在面对外地客商的时候显得更加自信、
以往在面对各路豪强的时候,孔融总是担心他们会将战火引入北海国,那样的话,没有强力的军备,北海国只能任人宰割。
好在并州、兖州、辽东战乱不休,各地军阀自顾不暇,这才给了北海国苟延残喘的机会。
现在,孔融麾下有了声名在外的李贤,又有了新练成军的北海军,即便对上袁绍、曹操,孔融都有了充足的底气。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李贤,北海国能否存在至今还是个问题,孔融永远也忘不了管亥大军围城时候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他盼星星盼月亮等待援军,可寄予厚望的几个故交好友没有一人前来救援,最终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李贤拍马赶到,逼退了管亥。
孔融之所以对李贤再三容忍,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顾及李贤的救援之功。
厅内,三人闲谈了一阵子,话题不知不觉转移到了陶谦身上。
对于这位老友,孔融颇有微辞,“陶恭祖教子无方,竟被逆子出卖,这就是养虎不成反被害呀”。
话语间,孔融依旧对上一次陶应出兵讨要米粟的事情耿耿于怀。
李贤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