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了都尉的职务,只在偏远的边陲留存。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如果郡国内出现紧急情况,国相是有权利奏请设立都尉的。
眼下,为了安抚李贤,孔融就抛出了这大大的馅饼。
李贤自然无可选择,只能笑吟吟地应诺下来。
李贤往下,人人皆有封赏,太史慈得了长史的位置,算是顶了李贤的职位,胡庸、周仓、徐盛都有了校尉的官职,算是真正登记造册的官吏了。
下面的普通军卒赏赐多以金银为主,与李贤发放的犒赏相比,虽然寒酸的很,却也是聊胜于无,多多益善。
当天下午,徐州与北海国缔结盟约,应诺互不攻伐。不过,盟约要传回都昌、徐州,盖上双方主管的印玺才算生效。
消息传来,李贤松了口气。
军卒们南征北战了这么久,一直紧绷着弓弦,如今,好不容易得了空闲,李贤也不愿再做恶人。
夜里,李贤一声令下,取消了禁酒令。
许久未曾饮酒的军卒们放浪形骸,开怀畅饮。
若不是李贤酒量极佳,险些被麾下的部将灌醉。
糜缳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自顾自地喝起了酒。
一碗接着一碗,看得李贤心头急跳。
这几日,李贤腆着脸却跟糜缳搭讪,对方一直不屑一顾。
如今,看着糜缳赌气的模样,李贤是在狠不下心,只得踱到她跟前,道:“不要再喝了”。
糜缳翻了个白眼,道:“关你屁事?”
“要是被你兄长看到你这副模样,怕是要把你绑回家去”
“谁敢!”
“好了,我的大小姐,你要如何才能不喝酒?”
糜缳放下酒碗,恶趣味上来,道:“你喝”。
李贤已经喝了六碗酒水,这时候走起路来肚子都一晃一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