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你倒是个有心人,不妨事,只要他们把队列排的齐整些,少个把人不妨事的”。
郑方松了口气,道:“那便好,那便好!”
于是,在同伴羡慕嫉妒的目光中,郑方迈步离去。
李贤一时无事,恰好注意到了郑方,此人面对诱惑犹能方寸不乱,铭记集体,倒是一个人才。
郑方的考核与别人不同,军卒拿来一卷竹简,让其逐字抄写。
阅罢之后,郑方研磨执笔,落笔如飞,不及片刻,就将简上的文字誊抄完毕。
这时候,早有文吏上前接过竹简,他看过之后,钦佩地笑道:“端得一手好字,不知足下姓甚名谁,师从何人?”
郑方笑道:“姓郑,单名一个方字,好叫这位兄长知晓,草民家境贫寒,没能得遇明师,实在是羞愧至极”。
对于一名识文晓字的书生来说,与粗鄙不堪的莽夫为伍实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好在郑方不是个腐儒,他告诉自己,连堂堂的淮阴侯韩信都能忍受胯下之辱,眼下,加入东莱军,又算得了什么事情?
只要能让老母贤妻过上富足的日子,便是吃苦受累也愿意!
昨日,听闻李贤招募兵员的消息过后,郑方便打定主意要试一试,只不过,赶到之后,他完全被募兵现场热闹的情景震撼住了,这么多的人,只怕轮到他的时候,一千五百的名额早已经满了。
由于家中无钱,郑方身子格外瘦削,他不认为自己能够举起两百斤重的石锁,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陡然间峰回路转,东莱军竟然对读书人另眼看待,这就给了郑方机会!
写字,郑方不惧任何人!
果然,笔走龙蛇过后,连考校的文吏都对郑方赞不绝口。
此时,一名军卒来到文吏身前,道:“我家使君想看看这位书生的字”。
文吏急忙应诺:“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