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动干系甚大。
只要陶应的大纛一退,一鼓作气的东莱军卒肯定会穷追猛打,而后头与太史慈纠缠不已的曹良部下会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死战不退?要是陶应都退了,曹良找不到坚持的理由。
即便是现在,太史慈率领的三百铁甲军也已经在徐州军中间凿出了一条血肉之路。
重甲、长刀,铁甲军不需要刻意的闪避什么,他们只需要不停地碾压,往前,往前,碾压。
沿途间,不管是长枪兵还是刀盾兵都无法阻止铁甲军的脚步。
在铁甲军身后,北海军的长枪兵斗志高昂。
大军初战便大占上风,只要卖力些,大获全胜也不再话下!
新卒上阵,若是战事不顺,他们的战力可能无法尽数发挥出来,可一旦战局打开,己方人马胜算颇大的时候,新卒们便可以克服恐惧,无所畏惧地冲锋陷阵。
太史慈之所以耗费了极大的财力物力也要搞出三百具铁甲,就是考虑到北海军从未上阵,急需要勇不可挡的先锋在前头披坚执锐。
现在,铁甲军横空出世,果然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如此场景,让太史慈很是欣慰。
情绪极佳之下,太史慈将手中的长枪挥舞得梨花带雨一般。
曹良畏惧不敢上前,可太史慈却选定了他做对手,打马直奔他而来。
沿途间,三三两两的徐州军卒试图拦截劝阻,无一例外,全都被太史慈挥刀取了性命。
有了前车之鉴,徐州兵对太史慈畏之如虎,再不敢拦。
没了碍手碍眼的炮灰,太史慈转眼间就冲动了曹良跟前。
“取你性命者,东莱太史慈是也!”
说罢,太史慈举枪便刺向曹良。
曹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只能挥刀迎战。
“铿铿”,兵器甫一接触,曹良便心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