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见着了,一定告诉你。”
“那就先多谢翎姑娘了。”
如瑾笑着,将话题引向了那日的及笄礼,郑重感谢了一番,又与熙和长公主聊起无伤大雅的内宅琐事。熙和的态度真正变成了慈祥长辈,一边听着,一边自己也说起来,屋中气氛就渐渐融洽。
一直过了好半天,外头侍女进来禀报晚饭摆好了,长公主留如瑾吃饭,如瑾推拒着告了辞。熙和也没强留,命人好好送如瑾主仆出府。
天已经完全黑透了,明亮的星子满夜空闪着,薄云随风而动。
如瑾带着丫鬟坐在马车里,让将车窗开了一道小缝透气。冬日的夜风吹进来,又凉又洌,却正好可以冲散在长公主暖阁坐久了之后的些许头晕。长公主年高体衰,屋里火笼太旺,实在烤的慌。
吉祥递过新换了炭火的手炉给如瑾,低声议论,“那位蔺国公府的孙小姐……是真的年幼不懂事么?看她也有十二三岁的模样了,又是大家出身,怎会被宠成这般不知分寸。”
如瑾隔着车窗的一点点缝隙遥望车外灯火。远远近近的华灯,或安静或嘈杂的条条街道,是她正在居住的京城。这样的夜景她看过的次数不算多,却也不少了,只是此时看来,与以前有了不同。以前那些灯火俱都渺远,像是隔江听寺钟的感觉,只是一团团虚光。最近,虚光却正渐渐变得实在,有了轮廓,似乎也有了温度。
她自己明白这变化源于何处。明白,却也忍不住惊讶。
从来不知道因为一个人的缘故,这两世里住了好几年仍是陌生的京城,也能让她渐生安定感。
真是奇怪而又无法理解的感觉。明明那人做的事十分不安定。
思绪飘得远了,听见丫鬟的话,回答便有些漫不经心,“十二三岁?……欣华郡主的女儿,算起来今年正是十三岁吧。”
十三岁,正是她重生初始的年纪。说大不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