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各种常人想不到的渠道,也先后获知了应得的消息。然后,不约而同的,大部分人选择了静观其变。
皇帝搂着萧宝林在春恩殿宽大的龙床上熟睡,博山炉轻烟袅袅,甜香好梦。
星月西沉,一夜,就这么静悄悄的过去了。
当天色微明,新一天的早朝正式开始的时候,夜里的异动都有了解释和指向——几位御史不顾场合,联袂冲到御阶前跪了下去,痛心疾首,痛哭流涕,高举早已写好的文采飞扬的奏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喊“废太子”。
这一天是大朝会,天玄殿外的广场之上密密站满了人,凡是品级够格的官员勋贵都在,大家刚刚给皇帝行了大礼,站起身来,等着皇帝训话。几个御史这么一闹,除了事先得到消息的有数几个,大部分人都是心惊色变。
赈灾银两被侵吞的事情正闹得沸沸扬扬,东宫失声,称赞永安王为贤王的言论却尘嚣日上,大家谁都明白此事背后是两皇子之争,而且都为太子捏把汗,却没想到,言流还没有达到失控的程度,废太子之论调却被提前捅了出来。
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知道废太子这种事,早晚都要被人提起的。但是,现在皇帝正值英年,储君继位还早,而太子也还没有太出格的表现,永安王是名声不错,但还不至于不错到直逼东宫——赈灾事是个分水岭,却也只是开端,并不适合做废太子的引子。
该是再过一些年,再出一些事,一切都水到渠成的时候,皇帝也到了晚年,那才轮得到皇子们大相厮杀。
“操之过急。”耳边听着几个御史声嘶力竭的呼喊,大朝会上许多人都在心里默念这四个字。
皇帝站在汉白玉九龙御阶上居高睥睨,不动声色看着底下磕头磕到流血的白头发御史。偌大的广场站满了人,却没有谁肯出声,只有御史们的振臂高呼。
一个年轻些的御史捧起奏折,面向皇帝大声念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