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这才暂时搁置下来。没想到要进王府了,她却愿意跟去陪嫁。
其实她真是个妥当的人选,如瑾说:“进王府的弊端我都说过了,你好好考虑,想好了再来回我。”
吉祥真的回去想了两天,然后仍然要做陪嫁,“奴婢也是不想被放出去的,从六岁起就做丫鬟,出了侯府奴婢不知道该怎么过活。但侯府里已经没有奴婢的位置了,去王府帮衬姑娘是奴婢最好的出路。”
她倒是想得很明白。于是如瑾应允,吉祥和吴竹春就成了陪嫁。
两人都是老太太跟前的,吉祥还是被撵的弃婢,但如今老太太根本不清醒,家里谁会吃饱了撑的管这档事,任由如瑾将吉祥过了明路。而吴竹春在延寿堂人缘渐好,听说她被如瑾挑去做陪嫁,金鹦银鹦还挑头会同延寿堂所有丫鬟,凑银子给她置办了一桌酒席庆祝。
七月初的时候,青州来了人。
是蓝泽特意从家里调来的下人,外院的内院的一大堆,日夜兼程赶路,在如瑾出嫁前赶到了京城。蓝泽说,宅子太大,奴才太少不像话,以前还能将就,但如今和皇家结了亲,太寒酸了惹人笑话,给皇上脸上抹黑。
如瑾才不在乎皇家的脸面,但是也没阻止蓝泽。青州家里留着侯府一多半的人手,如果蓝家在京里长住,这些人日后都要慢慢调过来,到时候她不在家里,母亲管起来也许会吃力,不如趁她未嫁先把人约束住了,免得日后生事。
内宅管事们、婆子们、丫鬟们,上京来的统共有五十多人,如瑾在明玉榭旁边的一所小空院子里传见了所有人。
“这次你们平安到了京城,都是有福之人。我知道你们中间有欢欢喜喜被调过来的,也有投机钻营想法子挤进来的,觉得在京里是好事,比在青州强。但还有一些人,也许打心里不愿意来,可也来了,为的是什么我都知道。”
仆婢们站了一院子听如瑾说话,其中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