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应该感谢您的!”
韩升平摇头苦笑,“我做得还不够好,还有更多的工作等待着你们这代人去完成。文物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国家富裕与贫瘠,同时,文物的回流也需要依靠国家的富强来支撑!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贫穷与落后,而你们这一代则是代表着希望与未来,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寄希望你们能够以国家实力为依托,真正的实现文物回流工作的常态化,能够让更多的国宝回流到国内来!”
宋慎听着韩老先生说着话,不住地点头。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海外始于近代。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文物曾有几次大规模严重流失。”见到宋慎点头,韩升平老先生便有了说话的兴致,坐下来喝了口茶水,便接着说了起来。
“一是清代‘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野蛮掠夺。在这两场浩劫中,圆明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和掠夺,而且从皇宫禁苑、官署部衙,到王公府第、民居商宅,也都遭到地毯式洗劫。二是西方人‘文化考察’掠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亚和中国西北地区是各国探险家光顾的热点,各种名目的探险队、测量队和考察队纷至沓来。仅1876-1928年间到达中国西北地区的探险队就有42支之多。这些探险队,既有沙俄、英国、法国的,也有德国、日本、瑞典和美国的。他们在未经中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在中国西北地区肆意盗窃文物,非法发掘古文化遗址,造成了中国文物的大量流失。”
“三是战争年代流失。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将1200余件书画精品私运出宫。这批文物随他辗转北京、天津、长春等地,时间长达22年,途中被不时变卖,最终存于长春‘小白楼’中剩余文物精品又被伪‘满洲国’士兵哄抢。日本侵华战争更是给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一场浩劫。日本侵略者除公然将中国沦陷区的大量馆藏文物运回日本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