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探查永陵来说。都研讨到使用什么方法了,但却因为各种方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而搁浅!要是早知道会是这样一个局面,栾明贵真的不愿意来。
倒不如像于飞这样。合理的想象,大胆的猜测,这也许就是当今的学术界所最需要的胆识吧。
但是和没有任何根据的瞎猜不同,于飞的猜测是很有几分道理的。这也是他在仔细观察了地形和了解这座寺庙之后才知道的。
“大家看——”栾贵明站在石阶之上。向远处指了一下,所有人都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那里就是十三陵!这座寺庙距离十三陵恐怕连半个小时的车程都不到!而且这座寺庙和嘉靖皇帝的永陵隐隐相对。”
“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马上有人反驳道:“皇帝陵寝周围的寺庙多的是,这能代表什么?”
“这位老师不要着急,听我把话说完。”栾明贵不急不躁的说道:“我刚刚翻越了史料,嘉靖皇帝在永陵从选址到修建的过程前后11次视察永陵,这是非常罕见的。而且在记录中,多次提到了一处道观!”
“道观在哪里呢?我只看到一座寺庙。”又有人反驳说。
栾明贵并没有搭理他,这种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非常不礼貌。
见栾明贵沉默。那个人有些尴尬,嘀咕了两声就不再说话了。
“确实。在我们探查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发现任何的道观。”栾明贵说道。他在研究《永乐大典》正本下落的过程中,也曾在永陵实地考察过,确实没有发现任何的道观。
“可是,大家请看这座寺庙的屋顶,都是反翘曲线的大屋顶,呈现出一种飞动轻快、直指上苍动势,体现了道教飞升成仙的追求,而这是一般寺庙所不具备的。刚刚我又咨询了寺庙的主持证实,这座寺庙在明朝的时候确实是一座道观!只是到了清代被改成寺庙而已。”栾明贵说道。
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