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得下家乡的一切,很多工人赚到了钱,除了在城市中买房外,很多还会回到家乡再建一栋房子。
对于很多工人来说,以他们的工钱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自华东政斧成立以来,各地农村陆续掀起一股建设热潮,特别是那些‘解放’时间越早的省份,农村的建设已经很完善了。
一栋栋漂亮的别墅盖了起来,特别是很多专业农民富裕起来后,这些农民甚至比工人都要富裕。
农村的道路也一条条的通畅了,这种乡村级别的公路建设起来十分容易,就是没有太专业的工程队,只要当地百姓能够齐心协力,也能够修出一条水泥路出来。
其中,以建安农村的发展最早,如今建安的农村已经成为了全国农村发展的典范,每天都有各省的村级政斧的考察团队。
“要想富,先修路,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使道路通产,因此需要发动人民对道路进行建设。”
“在道路不通畅的农村地区,人民农闲时间很多,劳动力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地方村级政斧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号召人民进行修路,修路所需的材料费用,国家一律包办,农村只需出工,不需出钱。”
中华帝国于去年就制定了农村发展路线,对于各省农村,极为贫困的山区人民,将一律迁移出来。
此时帝国能够移民的地方很多,东北,西北,中南半岛,南洋共和国,到处都是可以移民的地方。
若想要土地,则移民到那些地方去。
若不想要土地,则进行工作安排。
而那些交通不是很闭塞,路能够修得进去的地区,中华帝国进行专项拨款,让各省农村对自己的道路进行建设。
建设村级道路并非太技术姓的东西,一个村来说,可能只要派遣两三名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就可以了,而且还不需要进行全程指导。
指导完这个村,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