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的组合,同时还考验国民及士兵的意志。
中华帝国的新型军用飞机并未开始装备部队,连像鲲鹏Ⅰ和重锤Ⅴ这样的优秀轰炸机,都被当成储备机型给储备起来了。
此时还未到全面战争时期,不能给其他国家太大的压力。
先得麻痹他们,除了民用飞机方面以及战斗机方面,中华帝国甚至愿意看到其他国家装备的轰炸机比帝国的还先进,而帝国在那时依旧不会大规模更换轰炸机。
先把其他国家给麻痹了,这样才能有突然姓。
等大战爆发后,其他国家发现军用飞机落后中国非常多的时候,仓促之下很难再占据优势。
就算是仿制中国的新型军用飞机成功了,中华帝国空军还有更先进的储备,让其他国家永远都处于追赶状态。
而在民用飞机和战斗机上的优势是必须保持的。
民用飞机可以让中华帝国的飞机制造业持续的保持运转,而战斗机上的优势则是保障帝国空军的安全。
就算是其他国家的轰炸机比中国的轰炸机更好,只要战斗机技术比他们好就没问题了。
说到底还是一个制空权的问题。
制空权是空军自由轰炸的一个前提条件,若是没有制空权,再多轰炸机也会损失掉。
而在陆军研究院,新型战车已经研制出了几个底盘。
13式战车的地盘确实不错,但不意味着是永远最好的,根据13式战车的地盘的一些缺陷,中华帝国陆军研究院根据这些缺陷设计了新的底盘。
为了设计和制造这些底盘,研究费用是比较高的。不过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这只是九牛一毛。
真正花钱的是底盘生产线的重新建立,对于现在已经有了13式战车的生产线来说,如果只是一个姓能差不多的底盘而去重新造生产线就不划算了。
因此得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