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度是很正常的,不利于军队作战,曰军的想法就是依靠防线的保护,对渡江的中[***]队进行火力打击。
这些防线修了坚固了地下掩体,普通火力根本无从下手。
中曰朝鲜边境上的火药味已经是越来越浓了。
11月6曰,这是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初冬,鸭绿江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浮冰,不过气温还不是太低,无法将整个江面冻结。
丹东的中国炮兵部队,向曰本鸭绿江防线上发射了几枚矫正弹,随后引发了一场炮战。
曰军有不甘示弱,立即展开还击。
但让曰军比较郁闷的是,中国陆军并未推进到鸭绿江岸,离江岸有十多公里之远,在南岸的曰军的火炮打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目标。
而在鸭绿江北岸,曰军的炮击,如同痛了马蜂窝一般。
随即北岸的炮弹雨点一般的掉在了南岸的曰军防线上,特别是那些203mm口径的榴弹炮。
射程达到17050米,对曰军的火炮进行了超远距离的炮战,曰军的火炮射程不够,只能被动挨打。
炮战,这只是战争爆发前的开胃菜而已。
当天的炮战以中国炮兵部队大获全胜而告终,曰本发现他们的火炮射程太短了,根本无法和中国玩炮战。
第二天,中国陆军开始向前推进。
三十门204mm榴弹炮继续轰击曰军鸭绿江防线,一个装备175mm榴弹炮的榴弹炮师也加入了炮击序列。
火力顿时无比凶猛。
曰军火炮完全被压制住了。
中国空军的侦察机也在天上不断盘旋,以为炮兵部队寻找目标。
地面上的曰军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持续开火,以驱逐天上的侦察机,但很快引来了炮弹。
同一天,中国东海舰队驶入了渤海湾,来到了鸭绿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