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术,因为未遇高明之人,因此不得其法,后来干脆自己研读《道藏》。
《道藏》是中国古代官方修编的道家典籍总汇,历代几乎都有主持修编,因为古代都是有设立道官的,其内容十分浩繁。
除了道家有《道藏》外,佛家有《佛藏》,儒家有《儒藏》,数学方面还有《术藏》。
道家绝对不是一个骗人的东西,道家起源于黄帝,著有《黄帝内经》,集大成于李耳(老子),留有《老子五千文》(道德经)。
道家与道教是不同的,道家是学派,从黄帝时就出现了,而道教是宗教,是东汉末年张道陵所创的‘五斗米教’发展而来,三国里的张鲁便是张道陵的后代。
陈樱宁听闻上海白云观存有正统道藏,便在1913年到白云观借读,研读明刊《道藏》5300余卷及续刊180卷,不久前写成《四库全书不识道家学术之全体》文稿。
而在陈樱宁研读道藏之时,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心要发展仙学的陈樱宁便仿照各界人士,前来游说夏委员长。
清代道官的遗留是一个问题,夏钧也想听听这个群体的意见,便接见了他们。
清代的体制基本上90%都是沿袭明代,道官也保留了下来,道官起始于五斗米教,五斗米教在东汉末年在汉中创立了政教合一的模式,后来在历代都有保留,是一种用于弥补地方行政的职务,也在各地形成了各种习俗。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地方上的慈善行为,每年规定几月几修路,施舍钱粮救济贫民等等,都是五斗米教始创,这也离不开张道陵的改革,虽然张道陵被认为是五斗米教创始人,但在张道陵接管五斗米教之前就形成了一个政教结合的群体。
在张道陵接管五斗米教之前,这些道教人士还普遍修炼房中术,后来被张道陵废止,并形成了比较正规的政教体系。而房中术在中国逐渐消亡的大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