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区,以方面污水治理。
其他那些不会造成污染的企业,则鼓励这些企业向内陆发展,而且内陆的最低工资要低,有人口红利。
内陆地区消费没那么高,就食品方面的生活水平来说,在这些企业就职的工人未必比沿海来得低。
政策的调整,让那些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的企业纷纷往内陆派遣人员考察,准备在内陆开设分厂。
各农垦公司更是在世界上四处考察,准备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作物都引进到中国来进行种植。
湖南、湖北、四川三省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加上地貌是以平原为主,因此非常适合发展机耕农业,农业部开始计划把这三省的平原地带划定为玉米种植区,主要用来种植玉米和一些国外的经济作物。
农业部正准备在加大粮食机耕面积的同时,把全世界的经济作物一网打尽,今年全年,农业部引进了世界各地近六十个经济作物品种在中国气候可能适宜的地区试种,热带的则种到南洋的华人种植园里面去。
不管是工业用的农作物,还是水果什么的,农业部都在积极的引进。如果大规模种植上没问题,市场销售上也没什么问题,那就向委员长写份报告。委员长将会相关提供技术、政策上提供竞争优势。
如果国内实在不适合种植,那便向国外转移,到国外去开设种植园,同样采用高科技种植模式,力求将全球农业垄断。
这都是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农业上虽然使用了大量机械减少了人力上的投入,但经济作物却不同,经济作物投入的人力比较多,很多东西根本用不上机械,完全得靠人力,从而也就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了。
不过问题只在于,人力的投入能不能收到良好的利润,如果人均产值达不到要求,那么即便是市场广阔,国内又适合种植,依旧不具备大规模种植的条件,只能扔给那些人均产值低下的国家,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