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之中。
不过这个棋子还是可以当的,起码华东临时政斧把他当成棋子,只是为了取得自治、关税等要求,而他在帮助他们履行了这些要求后,却能登上总统之位。
虽然这个总统不是完全掌控天下,但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呢?比的还是之后的手段,这一点袁世凯是绝对自信的。
只要他当上大总统,一切阻碍他掌控天下的挡路石都可以慢慢的碾碎。
袁世凯有这种自信,是对华东临时政斧产生了误判,以袁世凯的传统官僚思维来看,拥有这么强的实力,应该在这次变革中谋得最大的利益才是,而华东临时政斧却没有表现出什么政治野心,只是想偏居一偶,实在是见识短浅,因此不足为虑,以后慢慢用手段分化掉他就行了。
但夏钧却不以袁世凯的那种官僚思维来思考问题,他停止扩张是种种因素的结合而导致的,一是行政人员不足,二是曰本正在虎视眈眈。
而在政治上,他要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首先要保持读力姓,因此要自治,若不自治而去争什么大总统,麻烦不说,当上了还会碍手碍脚,而且列强也不支持他当大总统,他在革命党一方也没有什么名气和威望。
所以去争这个大总统,只会得不偿失,因此他选择了自治。在保持读力姓的同时,争取的实在利益就是关税,以及包揽民国政斧的贷款、采购。
唐绍仪接到袁世凯的命令后,很快便要求与陶成章进行谈判。
夏钧在鹰潭接到陶成章的报告,他知道事情已经差不多能达到他的预想了,也正是这次把自己的政治格调放低,为他争取到了绝对的主动。
他倒向谁,谁就赢。双方都不得不来拉拢他,满足他的条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