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空间!
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滋润的只能是草根企业,要想做大鳄级的石油企业,永远不能少了国家支持和国际背景。
20年后的国内企业若是能做到大华实业的程度,想必不用担忧自己的草根身份了,那兴许是一个可以用来调侃和炫耀的身份与历程,但在90年代,苏城面前的中老年们,却是草根们的天地,是一个牙口比一个好的害虫集团。
2014年的私企,可以大刀阔斧的向前冲锋。
1993年的私企,哪怕是小步快跑,也有堂吉诃德的影子在闪烁。
然而,作为一家石油企业,大华实业永远都不可能像是商贸企业那样和气生财,只有冲锋,义无反顾的冲锋,才是石油企业唯一的生存之道。
得到油田者生,失去油田者亡。
怯弱和失败没有区别,甚至连苟延残喘都难以做到。
一家石油开发企业,若是失去了勇气,那除了等死,也没有其它的出路了。在这个残酷竞争的行业里,没有好运生存的土壤。
赖文昂大约永远都无法理解苏城的心理,他也没有料到苏城如此的针锋相对,不禁火气上涌,叱道:“自不量力?一家建了不到10年的企业,你有什么资格评价别人?”
“就凭大华实业拥有的一万两千个专利,超过3000人的研究团队,以及超过8000人的工程师队伍。”苏城昂首挺胸,像是做报告似的。
他的确不是给赖文昂一个人说的,区区淮南钢铁集团,还不值得他这么做。
94年不似网络发达的后世,94年的中国人,还处于依靠报纸、杂志以及电视来汲取信息的年代。在没有信息咨询公司的社会里,除了媒体界关心的问题,只有黄色绯闻才能自发的传遍全国。
工业新闻明显不是媒体界关心的问题,因此,就连许多工商业界人士,高层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