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三个公司的代表如今更加的意识到苏城的价值——能够以读力公司的方式竞争到油块,而且是低分成高签约金的模式,这在哪个国家都不容易。
趁着苏城经过的时间,三个公司的代表也小声重申自己会遵守先前的承诺。
早在公司团的股份谈判过程中,就有“特殊贡献”的说明,如果苏城能够帮助他们挽回可能一无所和的局面,付出再多一点的股份,三家公司都是乐意的。
苏城无害的笑着,拿起椅子上的外套,走出了会场。
间或有几个人注意到他的动向,但大多数人还是将目光集聚在前方。七号油田最终归于埃克森所有,分成比例为64.6%,签约金总值为5200万,看的出,65%和5000万签约金这两个本来被认为是高值的数据,正在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于今天的会议中,由此,原本信心十足的公司代表,也开始变的忐忑不安了。
真想要竞标成功的公司,没有哪个会少了公关费用,期望着自己的创意惊人,或者资本雄厚而无需公关,一举成功的公司代表,要么是年轻幼稚,要么根本就是圈外人。
中国石油公司的国外竞标历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自90年代以来,三桶油没少尝试着进行国外竞标,在大多数时候,这种竞标更可能被当作政治任务来处理,也就是传统上的不惜一切代价。然而,不惜一切代价的获得国外油田的任务都屡屡失败,就能够理解竞标公关的难度了。
当然,石油行业的庞大资金运作,也是中国的国家石油公司的敌人之一。若是其他行业,不惜一切代价的浪费掉几百万美元,只为了一项政治任务,尚是国企所能承受的。放在石油行业,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美元,根本算不得不惜代价。
90年代末,即将迎来的能源业兼并潮中,百亿美元的单位将不再稀奇。
而百亿美元,却是现在的国企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