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中生存的技巧。埃利奇的政策,效果差,花费大,口口声声说要解决边界纠纷,却不愿好好谈判,寄希望于武力干涉,偏偏他又不信任军队,随意裁撤军方干部……”
说到现任总统,阿利耶夫果然是一肚子的牢骚。
这些话,也只能对着支持者说了。
苏城就着他的话,赞同道:“埃利奇别伊就是一个学者。学者可以启迪人民,不可管理人民。从他不肯与赫鲁晓夫握手就知道了,他哪里是政治家,演员和祭品还差不多。反观阿利耶夫阁下,您的工作和政绩都是实实在在的……”
握手的掌故,发生在1963年。埃利奇别伊当时已经26岁,在埃及从事翻译工作,正巧赫鲁晓夫视察卢克索市,埃利奇别伊和一众苏联专家受到了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埃及总统纳赛尔,伊拉克总统阿里夫,阿塞拜疆最高苏维埃主席阿里汉诺夫和阿尔及利亚总统本贝拉,一共五名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然而,当受到接见的苏联专家都和领导人们握手致意的时候,埃利奇别伊拒绝了。他只和阿尔及利亚总统本贝拉,以及另一名歌手握了手,以此来表达他的抗议和对这些国家领导人的政策的反对。
这么得罪人和不礼貌的事,得是多大的心脏才能做!
这么危险的表达方式,得是有多不理智的人才会选择!
苏城自己肯定是不会做这种事的,哪怕明知道苏联要完蛋,他也不会做,那可是1963年,离苏联解体还有将近30年,能活到铁拳力量衰落,那得是多大的运气。
正常人都不会做这种事。估计只有偏执狂,才能对自己这么狠。
偏执狂也许能在各个领域成功,唯独不能做好一名政治家。不懂因势利导的人,做一个政客,十有**也是讨人厌的角色。
当然,自1963年开始,埃利奇别伊就算是火了,堪称阿塞拜疆最著名的反共旗帜。每过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