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道:“苏董,你说说看,是否赞同中哈石油管道由国内企业来完成生产和建造工作?”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当陈立正将爱国主义巧妙挂钩以后,再要说“不”就变的艰难许多。
坐在舒兰身边女孩儿也好奇的看向苏城,想知道他怎么回答。
林永贵绷着脸,不安的皱着眉头。长距离的石油管道,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要借用国内企业的力量来建设这样一条上千公里的石油管道,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初学乍练的中国企业,少不了要掏学费和研究费。若是将这些成本的一部分转移给终端用户,也就是大华实业,那由中国企业生产石油管道,也许比国外的进口货还要贵。
以中国国企的操行,转嫁成本几乎是一定的。
至于国企的产品质量,更是不敢恭维。
如果是部分材料交给国企来生产,尚且有增加维护成本的风险。全部管道都交给国企来生产,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扳着指头说,全世界这么多个国家,估计除了苏联老大哥以外,没有人哪个国家能完成一条上千公里的石油管道的生产和建造。德国或者美国这样的工业强国也不行,他们的企业对世界一体化的需求是极其强烈的,不把所有的零件外包采购,就算是厚道了。
就在众人猜测苏城的推辞方式的时候,苏城却挺直了腰板,一口咬定,说道:“尽量由国内企业生产和建造石油管道,我同意。”
陈立正满腔的反驳之词,听到“同意”两个字,也不知该高兴还是郁闷,不禁重复了一遍:“你同意?”
“没错,大华实业也是中国企业。就算你们不说,我也会尽量让自己的公司来提供石油管道所需的材料。”苏城露出理所当然的表情。
旁边的女孩儿显然是听懂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