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想探讨中哈石油管道的可行性。”
“我听说了。”纳扎尔巴耶夫前期已经得到了一笔款项的“捐助”,很放松的靠在椅背上,问道:“大华实业,得到中国政府的授权了吗?”
“正式的授权还没有。”
“哦,那我是与谁的代理人在谈话?”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是非常熟悉的。他的人生经历过,与90年代的中国领导人差不多。先在工厂工作,然后投身党团的怀抱,做到了卡拉干达州的党委书记,最后成为哈萨克斯坦苏维埃书记。最终,哈萨克斯坦独立,他又高票当选了哈萨克斯坦总统。
就苏城所知,他在这个位置上,还会再坐20多年。整个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后,就没有换过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哈萨克斯坦的领导力和判断力,也是有口皆碑的,一个中亚国家能稳定的发展,而且发展速度比周围的国家快,着实不易。
后世的纳扎尔巴耶夫在哈萨克斯坦内的声望,大概是要超过普京在俄罗斯的声望的。但是,1993年的纳扎尔巴耶夫,仅仅上台2年,坐的位置并不稳当,他在对外合作的过程中,谨慎也是必然的。
苏城没有扯虎皮拉大旗,镇定的道:“我不是任何人的代理人,我是独立而来的。当然,我在中国得到了一些支持,推动完成中哈线,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一个纯粹的中国私人公司?”
“是的。”苏城的语气没有丝毫的变化。
纳扎尔巴耶夫拿起茶杯,装作喝水的样子,然后笑了笑,道:“一条石油管道,恐怕不是一家纯粹的私人企业所能支撑的。你的支持者,应当选择一个恰当的场合,首先提出中哈石油管道的请求,然后我们再谈具体的问题吧。”
看在买路钱的份上,纳扎尔巴耶夫才与苏城见面。不过,真的谈到了管道,他就没有通融的意思了。所谓恰当的场合,那就是外交场合,在中石油内部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