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韩父还是觉得,有些地方或许可以修改得更好一些的。
他就提出了一些建议。
而韩涵也接纳了父亲的建议,父子俩开始新一轮的改稿。
正月初九这天,韩父却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那朋友说,首届鲁奖评奖结果已经出来了,肖飞不负众望,勇夺散文奖项的第一名,获得了首届鲁奖。
放下电话,韩父就跟韩涵提了一嘴:“韩涵,你的偶像肖飞,人家21岁已经获得鲁迅文学奖了。”
韩涵对鲁奖也是很关注的。
父亲的话让他猛地一愣,这消息对他而言,实在是太刺激了。
自己现在也已经15岁了,再有六年,自己能追得上肖飞的高度吗?
他有些迷茫。
不过,面儿上,他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笑了笑说:“爸爸,肖飞得奖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吗?”
“怎么会是情理之中呢?这可是国家最高的文学奖,国内那么多的文学大家,尤其是我国有散文传统,散文作家很多,写得好的也多如牛毛,肖飞能在散文这一分项上获得鲁奖,还得到了评委满票推荐,这太不容易了。”韩父说。
“我认为,肖飞的散文写得很新颖,他从人们都日常惯见的事物中发掘出了生命的哲理和深沉意味,他赋予了陈旧的意象以新的意趣,这些在国内鲜有别的散文作家能够达到,所以,肖飞获奖是意料之中的事。”韩涵说道。
韩父看了一眼儿子,忍不住道:“韩涵,你将来是打算写严肃文学,还是通俗文学?你想走怎么样的一条文学之路呢?”
韩涵沉默了一下,脱口而出道:“传统的文学圈子已经被太多的庸才占领,我就不去凑趣了吧,但是,爸爸,你说什么样的文学才算是严肃的,什么样的又算是通俗的呢?我觉得,自己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争取最广大读者的喜欢,只有获得读者青睐,那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