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篇推荐文章。发在了一本史学研究方面的杂志上。
看到吕泽林给自己写的那篇推荐文,周超眼泪都差点流下来。他觉得导师对自己实在太好了。
但现在,与吕泽林给肖飞提供的支持相比,周超觉得,吕泽林给自己写的那篇小文简直像个笑话一样。
因为。那杂志在圈子里还好,但对广大读者群的影响,却是小得可怜的。
以至于,周超的《明代民间通俗史考》只是在小圈子里冒了下泡,书出来后,总共就印了3千册,到现在,已经上架一个月多了,才只卖出去一两百本。
出版社告诉周超。这本书再过半个月就要下架。
也即是说,这书以后就永难再见天日了。
除非周超以后能逆势崛起,成就一代史学界泰斗。这本书才有可能会被重印。
两年的心血啊,就这么连大点的反响都没激起,便被人遗忘掉了。周超觉得自己真是有够悲惨。
他始终认为,自己的书是好书,只是现在这个时代太浮躁了,已经没有什么人能潜下心来读一本历史专著。
哪怕是历史学圈子里的人。也是如此。
这就是为何,周超看到肖飞推出《明朝那些事儿》。被国内很多媒体报道,系里帮他出面站台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时间轰动得不行之后,心态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
他不太理解,为什么《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类似读史札记一样的书竟然能够这么火爆。
就自己看到的一些章节看,周超认为,这书也不过是对明史的一个通俗化的翻译和添油加醋的演绎罢了。
不可否认,书里的遣词造句很活泼很有趣,这是这书的长处。
但历史研究是件很严肃的事,必须得尊重真实的史料,要有客观主义的精神,而不能任意主观臆测。
在周超的眼里,《明朝那些事儿》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