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有理,就打住了另认祖先的计划。”
肖飞侃侃而谈,周围的历史系的学生都听得频频点头。
这回答已经是相当充分了。
郑星宇见肖飞这么快就答了出来,很是意外,他心想,看来周超说得没错啊,肖飞对明史这块还是很熟悉的。
那么,下一题就要变一变出题的方向了。
郑星宇斟酌了一下,再次出题道:“对于我国历史上有无‘夏’这个朝代存在,史学界现在争论不休,我的问题是,请肖飞你举出至少三个可佐证夏代曾存在过的证明,可以吗?”
这题比之第一题,那可就要困难得多了。
关于夏之一代是否存在过,并没有多少考古发现支撑,只是在一些典籍上有一些关于夏的史料。
这些史料也就成了夏代存在过的间接证明。
这题目即便是一些学业不精的历史系学生都不可能顺利回答得出来的。
肖飞略做思索,在记忆中扒拉出来一些相关的资料来。
这些资料,都是前世他在一些书籍上、网上看到过的。
“关于夏代存在的证明,首先是在一些古代的著名典籍上,都有着关于夏的一些史实记录,例如,成书于春秋时期的上,就有‘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这样的句子;在上也有记载,‘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在中还有‘殷革改夏命’之类的说法,仅引用夏书、夏训、夏令中的材料即达19条,所记夏代的事迹有34则。”
“这当算是夏代曾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一个证明,这位学长认为可以吗?”
肖飞旁征博引说完,看了郑星宇一眼,问道。
“你怎么知道中引用夏书、夏训、夏令的材料是19条?你难道还亲自数过吗?”郑星宇撅着厚厚的嘴唇,反问道。
他没想到,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