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国士 > 第0768章 战果

第0768章 战果(2 / 5)

上缴给朝廷的夏秋两赋都交给郝知州,由他押解去南京完差。

说完这段话之后,孙元又问那十几个父老,这才知道,在听到高杰前锋部队即将进驻泰州之后,泰州的缙绅大户都已经带着家人逃去了南京。如今,明王朝在泰州的基层统治阶级已经彻底空虚。

这样也好,正方便宁乡军来填补这个空虚。

打发掉那群人之后,孙元这才开始听郝肖仁的工作汇报。

这一听,心中一阵惊喜。泰州不愧是扬州府的粮食主产区。即便在青黄不接的五月,府库里的粮食丝麻依旧堆积如山,足够军队受用一年。

泰州的土地肥沃,地里出产丰富,能够承载的人口量也大。

从郝肖仁递过来的户口黄册上看,泰州有户口八万,以每户六人计算,那就四十来。遇到战争期间,每户抽一丁,轻易就能得到八万人力。

坐在大堂里放眼望出去,整个泰州房屋整齐,城市规模颇大,孙元倒真有种裂土封侯的感觉。

如今的扬州镇总算有一块能够切实掌握到自己手中的地盘,不受朝廷的制约,境内一应资源都归孙元调配,这滋味真是不错啊!

听着郝肖任条理清晰地禀告相关事务,孙元这对猥琐的小胖子刮目相看。

小余虽然是自己一手培养的,可他以前一直呆在军中,日常处置的又是人事,对于地方民政一窍不通。而地方民政这种东西你首先应该具备的要素就是人情练达,熟悉城市农村的各个阶级的利益诉求,这些都需要时间累积。

郝肖仁在永城做了十多年主薄,早就炼成了人精。明朝政治的特点是皇权不下县,也就是说,朝廷的政令最多下达到县一级单位。再往下,就是地方乡绅自治,遇到实在处理不下来的事务,这才报到县上。

明朝的知县一级地方官都是科举出身的进士,这些人除非考进翰林院,在六部观政学习政治。否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