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军官过去,用宁乡军的兵法勒舒,只需半年,就能练出一支两千人的精兵。
可是,想了想,这事也开不了口。自己要想拿到这支部队的指挥权,除非自己是凤庐总督。开玩笑,总督一职一般都由文官担任。我贸然开口,只怕马士英要怀疑我别有用心了。
而且,这支部队是马士英的心头肉,他肯交出来吗?
况且,步兵这种东西,用我的法子可以如流水线一样源源不绝地练出来,又何必去打庐凤军的主意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马士英敲定了招降刘超一事之后,心情大好,今日饮了不少酒,红光满面。
好象觉察到孙元的心思,道:“太初,庐凤军现在算是打出来了,按说精兵得由强将率领才成。不过,你也知道的,这次征讨刘超,庐州黄得功出力甚多。庐州一地,提供了大量的粮秣和民夫,黄将军都将老夫告到兵部去了。老夫打完这一仗,就会交卸了凤庐总督的职务回南京去,我打算将这支军队交给黄总兵。”
黄得功这人在历史上的口碑不错,在江北四镇中是个老好人,而且,后来有战死在抗清的战场上,气节不错,他来带这支部队,自是最好不过。
马士英轻拍着孙元的肩膀,感慨道:“此战打成如今这般模样,老夫也没想到。特别是闯军来救刘超的时候,老夫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贼军势众,这永城是打不下来了,说不好我军要吃一场败仗。到时候,别说永城,就连宿州甚至凤阳也保不住。凤阳一失,南京危矣!——却不想,太初你竟只带两千铁骑,在一日之内就击溃了闯军七万大军,斩首无数。如今,又献上招降刘超的妙计。”
“如今,凤阳南京局势大定,皆因太初之功。你的用兵手段,老夫也是佩服得紧,当奏报南京六部为你轻功。”
受到马士英的夸奖,孙元心中也是得意,忙拱手:“马侍郎谬赞了,孙元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