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带兵大将军是出了名的有钱。如果他刘超不象将军那样将所赚的钱都用在部队身上,到现在只怕已是富可敌国,养活一群家丁,当不是什么难事。说句实在话,如果将军你哪天不做扬州镇的总兵官了,就算赋闲在家,蒋驴子他们只怕也会追随将军,在你府上做个家人。”
“刘超究竟有多少家丁?”
黄佑:“九边重镇的总兵官一般都养两千左右的家丁,刘超当年所领的遵义镇规模要小得多,但两三百百战精锐还是有的。”
“两三百家丁。”孙元抽了一口冷气。确实,两三百家丁看起来或许不多,可这些都是见过大阵仗,打过多年恶仗的老卒。任何一人,在战事都可以直接当军官使用。
这两三百家丁撒出去,一人就算只带一个百人队,也能瞬间组建起一支好几万人的大军。
同这种有经验的军官相比,南京卫所兵,简直就是废物。
他还是不放心:“马瑶草马总督在前线的仗打得如何,他手头又有多少力量?”
孙元在这里用的是力量,而是不军队。
用力量这个词是准确的,尤其是在明末。
明朝末年的军队一支烂过一支,十万大军,能够上战场的精锐说不定只有两三千人。所以,用人数根本就没办法衡量注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太初这话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黄佑说:“马瑶草总督凤阳庐州,看起来手头掌握的军队是不少,可都是黄德功的部队。黄德功虽然归马士英节制,可并不直接归他统辖。据说,马总督手头只有万余人马,还都是刚组建没两年的新兵。至于家丁,估计超不过百人。”
“啊,这仗马士英还怎么打?”孙元大吃一惊:“这宿迁怕是保不住了,宿迁不保,凤阳。凤阳那地方某是知道的,连城墙都没有,周围也没什么军队。如果马士英败下阵来,南京就直接暴露在刘超的兵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