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住主要的方针大政就行了,权利上一手抓兵权,一手抓财权。只要拿住这两个权利,大臣们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这两年吃够了苦头,朱由检对陈燮说的话深以为然。没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武将还不能打仗,外患无法抵御,内乱平息不了。这种日子他是过够了,所以才要改良。
这俩听了陈燮的话,心里还挺高兴。君臣之间的信任,这些年越来越差了。
陈燮又继续道:“陛下还决定废除廷杖,说这是陋习。大臣们代天子牧民,君臣本是一体。总而言之,需要改的东西很多,陛下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怎么改。”听到取消廷杖,这两位更高兴了。廷杖这个东西吧,那是从元朝手里继承下来的。在宋朝,君臣之间根本就不像明朝这样。文臣喜欢拿“垂拱而治”来忽悠皇帝,发展到明朝中叶则有点变态了。动不动拿大义来压皇帝,恨不得皇帝什么都不要管,就在皇宫里生孩子就行了。君臣之间一旦出现争议,皇帝恼火了,就打屁股。这个制度,严重的撕裂了君臣之间的关系。
未来储君的培养问题,其实也是要改的。明朝这样肯定是不行的,皇帝从小长在深宫,身边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大臣们说什么就信什么。这样怎么能治理好一个国家,都按照文臣说的去做,国家到了明末都搞成什么样子了?
所以陈燮建议,太子还是储君的时候,应该学一学西汉那些太子,有事没事去民间走走看看。不了解民间的疾苦,怎么能做好一个皇帝?怎么能看好大明江山呢?当然这个问题,陈燮现在是不会主动说的。回头朱由检提出来,十有八九要跟文臣干一仗。
只要朱由检态度坚决,这个事情应该是能通过的。两人为皇帝的改变感到高兴,兴致来了喝酒也爽快。杨廷麟很快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立刻问道:“思华,洪亨九进京了,四川的剿贼格局基本定下来了。”
这个事情陈燮是知道的,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