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典下了马车上前去,听到动静,赵之龙转身看看,立刻膝行上前,磕头道:“中丞,救命,救我一命啊。”朱大典惊道:“你是侯爵,何至于此?”赵之龙苦笑道:“中丞有所不知,登州营把我家宅子都围上了,只准进不准出。几个小崽子不知道深浅,拎着家伙往外冲,都被登州兵拿下了。这一次,在下是在劫难逃了。”
朱大典立刻上前,派人递上拜帖,很快就被请进去。陈燮在书房里,对面站着一个苏皓宸,冷冷的看着进门的朱大典,都不带上前见礼的。陈燮似乎也没有责备他的意思,同样冷峻的看着朱大典。
朱大典上前见礼道:“阁部,何至于此?”陈燮冷笑,突然喝道:“南京驻军的粮饷,为何三个月没发?”朱大典被问的一惊,本能的答道:“此事下官也不知道,都是幕僚钱粮师爷在一手操办。上个月,京师户部倒是走工商税的渠道,拨了一笔款子,下官签名下发了。”
陈燮这才收起黑脸,稍稍温和道:“好,你派人带路,把那个管钱粮的师爷给我带过来。我倒要问问,为何驻军没有拿到粮饷。”听到这里,朱大典的脑子里翁的一下,怎么就牵扯到自己了,这不应该啊。士兵闹饷是常有的事,如何大惊小怪,这不是小题大多么?要知道,大家都是文臣,这种事情出来,肯定要算在武将的脑袋上。
陈燮对朱大典也没啥好印象,这货是个大贪官,跟时下的文臣差不多。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在历史的记录中,眼前的这一位,奉命守金华之后,散尽家财,招募义士。金华区区小城,朱大典坚守了三个月。城破之际,携家人及幕僚数十人,引爆炸药,殉国于金华八咏楼。康熙年间(1662年~1721年),朱大典及共同为保卫婺城殉难的严万龄朱万化朱万仍朱钰等被入祀乡贤祠和忠烈祠。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清廷赐谥朱大典为“烈愍公”,并在金华通济桥北的双溪驿前,建造了一座高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