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这支舰队,在欧洲未必算什么强大的舰队,但是其中折射出来的内涵很多。造船不单单是造船那么简单,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其中钢铁产量,铸炮技术,造船技术,造船材料这些东西都得算进去。你把船造出来,你得有大炮吧?要造大炮,你得有钢铁吧?
听说郑芝龙手里有大明产的大炮,他还派人去实地看过。那种12磅炮,无论是射程还是重量,都不比荷兰人造的差,甚至重量还比较轻一点。可想而知,大明这样一个大国,一旦开始进军大海,迸发出来的能量根本就不是荷兰这样的小国可以比的。
送走林亨万之后,普特曼斯立刻动手给印度写信,其中重点强调了一句:“大明的国家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正在向大海进军。这是一个大国,蕴含的资源和能量,远远不是荷兰可以比拟的。我们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来我们可能会输掉大员,甚至是巴达维亚。”
普特曼斯给印度的信送出去之时,陈燮正在北部视察定居点。这一次来大员,至少在表面上,没有人能看出陈燮来此的真正用意。
走在大员北部的田野上,这里曾经都是荒地,中国人对土地的执念,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真正用意上的大规模移民,不过是短短的三年多一点。但是现在看看这片定居点,坞堡建于一个山脚下,不远处就是开垦出来的农田。夏收已经结束,地里新插的秧苗绿意盎然,在风中摇摆起伏。一眼望去,这一片绿色一直延伸到远端的山脚下,延伸到大海的边缘。
“都是上好的水田啊,这些年一共开荒六百万亩,百户人家一个坞堡,成年男女,都可以持枪。说起来,还得感谢老爷,送来的百姓都是寻常人家出身的,女子也都是大脚婆子,要是来个娇滴滴的小姐,在这个地界可不好活下去。”负责垦荒这一块的罗海清并不是登州人,而是崇祯三年春天,陈燮北上的时候救下来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