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富商家中做一个账房。但是现在朝廷开了恩科,使得他们这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有了一扇通向青云的通天大道,他们怎么会舍得放弃,所以这一次虽然是第一次开启科考,但是参与的人却是异常的多,无数的寒门士子涌进长安城,可是长安城就那么大,哪里有足够的客栈旅社供这些人居住,而且出生清贫的他们也没有那么多钱在这里住店啊。
所以长安城府尹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这些寒门士子全都统一安排,在长安城一百零八坊之中,无数的百姓家中安置下来,这也算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关中百姓对这些读书人住到自己家很是欢喜,因为要是住自己家的寒门士子考上了,那就是一件光大门楣的事情。
时间很快到了科考的时日,这一次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李二早已将一干事宜吩咐下去,此时长安城皇城西面的颁政坊已经被全然封闭起来,原本住在这里的都是朝中的一些官吏,此时被临时搬走,整个坊市成了这一次科考的场地。士兵们披甲执锐的站在颁政坊的坊市牌坊前面,检查着正在有序进入考场的考生,登记造册。
阳光还是非常的毒辣,在这初秋的的上午。颁政坊的牌坊前无数的考生正在排队入场,他们中有着年过古稀的老者,也有不及弱冠的少年,但是却没有一人喧哗,这一次是第一次科考,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所有的考生都为能够参与进这样的一次盛事感到激动不已。
一辆两匹骏马拉着的华丽马车从远处驶了过来,马车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不疾不徐的向着这边而来。
“又是那家的大人物的后人,这些靠着祖宗余荫的家伙……”有考生低声的嘀咕着,这一个上午的时间,已经来了好几拨这样的人,全都是插队先进了考场。对于这些人,所有的寒门考生都没有丝毫的好感。但是他们也只能私下嘀咕几句,不敢说出来,要是在这最后关头因为这样的抱怨被这些大家族子弟给记恨,那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