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
杜子山的关照起了作用,在密密麻麻的手榴弹开路下,第49摩步师的三千精锐老兵很快就冲上被标注为203的高地。仅仅两小时,203高地就被彻底攻破。但是,担任突击队队长,被杜子山授枪的团长为掩护战友牺牲在了这里,尸体扛下来时,还捏着手枪。
顾不得悲伤,得到消息后刘明诏立即派出一个210毫米重型自行榴弹炮营,爬上300米高的高地对准戈利科夫的侧翼。沉重的110公斤高爆榴弹居高临下,从五公里外狠狠砸向敌人。
戈利科夫不甘心丢失阵地,为堵住缺口,整整一个师被派来夺回阵地。49摩步师的将士则拼尽全力保护火炮阵地。同时,在正面,戈利科夫虽然不会布置戈兰壕,但传统V字反坦克壕还是延误了坦克的推进。为打开缺口,不仅工程坦克冲在最前面,战斗工兵们也用爆破筒不断炸开缺口。双方士兵为争夺缺口,反复绞杀互相对射。为对付坦克突破,戈利科夫组织起来的突击队,到最后都是抱着集束手榴弹往坦克肚皮下钻。而国防军的精锐突击队,则以密集的弹雨誓死保护坦克安全。
随着时间推移,英勇的战斗工兵们终于用血肉炸开越来越多的缺口,沿着缺口,坦克集群在爆炸中冲到战壕前,用同步机枪反复的扫射,很多炮手瞄准的甚至是百米内的目标。当第一道晨曦探出头时,阿尔加巴斯的五个高地已经被全部攻占,淌满尸体的战壕后面,十几位士兵迎着炮火,联手将国旗插在了顶峰。这幅画面后来被随军记者拍下,成为中国国防军胜利和重回中亚的象征。
阿尔加巴斯的失守,让断后的戈利科夫彻底失败。到下午三点,总计七万断后部队中就有三万人被直接打死,其余不是被俘就是四散溃逃,连指挥官戈利科夫也下落不明(后证实,其在最后时刻被骑兵救出追上了朱可夫的主力)。
击溃戈利科夫部后,刘明诏根本不休息,立即下令以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