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风高浪急,卓凡和大家都不看好此次撤退行动。
但卓凡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带部队加紧演练磨合,将所有机修班调集起来连夜为坦克做保养的最后阶段,在巴甫洛达尔的集团军指挥部内,龙云也像老同学刘明诏一样,打起了包抄的心思。这对同时赴德留学的战友,在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默契的想到了一起。
不过和刘明诏大胆用卓凡这位新人不同,龙云选择了第7机步师少将师长,保定陆军学院步兵科毕业的徐象谦和用摩托车大军偷袭巴甫洛达尔一举成名的叶为询。兵力上也没有刘明诏那么大胆集中八成装甲部队,只给了1个装甲团、2个机步师、1个步兵师和1个哈萨克骑兵师。但就是这两位以勇猛顽强和刚硬著称的师长,后来打出了一连串疯狂地战绩,被大家戏称为尖刀两人组。
应该说,从哈萨克会战岳鹏启用军队新星卓凡任横渡总指挥起,总参谋部和高层其实就已经开始培养有潜质的军官,像名燥阿瓦士被誉为“波斯之虎”的李晋、怛罗斯计划横渡总指挥、克孜勒奥尔达阻击战的“汽油屠夫”卓凡、偷袭巴甫洛达尔的“敢死队队长”叶为询,孙传芳左勾拳中的“拼命三郎”杜聿明、22舰队航空作战参谋潘杜恒、空军徐焕升等,都在大浪淘沙中逐渐成熟起来。
当然,卓凡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称为“汽油屠夫”,也不知道他其实还只是总参谋部桌上那只小白鼠,此刻的他已经没心思想任何东西。5月2日上午,他得到了出发前空军运来的最后一批弹药补给和一位重要助手,空军联络官范少伯上尉和他率领的三人小组。
长着一张圆圆娃娃脸,二十五岁,脖子上挂着照相机、怎么看都像小报记者的范少伯上尉是整个行动不可缺少的人物。现代战争讲究空地协同,但如何协调空地完全要靠空军派驻各军的联络官。虽然他们军衔低,但权力很大,就算是集团军要求空中支援,也都必须通过他们。而且他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