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空军轰炸前沿补给基地的当天,卓凡也抵达了热孜卡兹甘西面的乌勒套山防线。乌勒套山是热孜卡兹甘西南面最重要屏障,平均海拔高度370米,只能算丘陵,而且坡缓、地势开阔,没有险要可以支撑。从防御角度看并不是最好地形,但哈萨克大部分都是这种适合装甲集群作战的地形,所以不能说没有价值。它和热孜卡兹甘防线一起,组成了一个“L”型。正因为这个“L”的存在,才挡住苏军从这里深入克孜勒奥尔达的可能。防守这里的是第2军和24军两个步兵师,这几天又从东哈萨克补充了两个步兵师和哈萨克独立军两个师。
总计11个师需要防守总长度85公里的L型防线,压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他抵达时,数万驻守在这里的将士正在布置防线。他们首先用挖壕车犁开沙土,然后用工兵铲扩大,修筑反坦克战壕。但这道战壕很特殊,口宽底窄,深度达9米。与目前各国普遍的V字型反坦克战壕两侧堆土不同,士兵将挖掘出来的土全部堆在己方一侧,而且还拖来数千个长5米、高3米的集装箱,还将多余的土填满箱子,同样堆在己方一侧,垒成一道三米高,中间有集装箱,下面是松软土层的大型土堤。
长提中央,每隔20米就有一个可供人通过的缺口,缺口后面300米是一个埋入式反坦克掩体。一门门85毫米反坦克炮和最新的35年式乙型猎歼坦克埋伏其间。这种32吨的猎歼坦克是在35年式的基础上提高而成。同样采用31式坦克地盘,部分还直接使用战场上损坏的31坦克,最大改进是采用了重庆公司的105毫米/L55型分装高炮。这门炮原来是为海军高炮项目研制,所以采用威力较大的分装弹药,但竞标中因为海军觉得郑州产85毫米高炮体积小、速度快,射程和威力都非常好,而且105毫米和主力120毫米高平两用炮相互抵触,所以放弃了计划。陆军一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于是立刻选中它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