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湖南端的次战场,由于艾套山这个天然防线,苏军的进展反而不如东哈萨克顺利,到第五天也才推进了不足50公里。为尽快打开局面并向阿拉木图施压,防止国防军将预备队调往东哈萨克,在库利克的严令下,驻扎在塔什干和突厥斯坦的10个师在战争爆发后第四天开始驰援南线。与此同时,斯大林为增加胜利筹码,也再次从车里雅宾斯克等地抽调20个陆军师,其中有8个师都是刚组建还没完成训练的。还抽调1千2百架飞机和630辆坦克继续增兵东哈萨克,甚至还将没组建完的4个T34坦克团也从斯大林格勒运过去,争取在对手反击前彻底占领东哈萨克。
莫斯科的支援和决心到第九天终于收到开战以来最大的好消息,库利克和朱可夫的三个集团军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终于在国防军第五军第22步兵师主动后撤下,占领了额尔齐斯河上的多隆,完成了对塞米巴拉金斯克的合围,将龙云的第五军包围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至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的卡尔巴山地区,切断了其和卡拉库姆要塞的联系。
另外两路的苏军也在一天后终于越过巴卡纳斯河,并与第二天抵达了卡拉库姆要塞西面最重要的屏障阿亚古兹河,苏军前锋距离东哈萨克心脏仅有三十五公里。而南线此时也传来重大消息,在乌兹别克后续10个师相继投入后,苏军付出了5万死伤的代价,终于攻克艾套山防线中部重镇奥塔尔,在艾套山打出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接连传来的好消息让莫斯科欣喜若狂,真理报和塔斯社甚至用“帝国主义在红军铁蹄下崩溃”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红军取得的成功。但包括斯大林在内的人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此时苏军投入东哈萨克和阿拉木图的总兵力已经超过百万,而且库利克为增强进攻实力,还陆续从巴尔喀什湖西岸抽走了2个步兵师,并早早的将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16集团军的三个步兵师派往东哈萨克。
到11月3日,巴尔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