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万吨,但炼油能力每年只有1900万吨,而且都是低端产品,所以实际产能是过剩的,很大部分都是送往寒冷的西伯利亚当煤发电或取暖。所以斯大林考虑再三,咬牙答应了希特勒的《苏德石油协议》,不过考虑苏联没有高品质航空汽油,所以要求德国每年向苏联出口高品位航空汽油,并用原油抵偿采购费用。但他也害怕德国背信弃义,所以除了首批300万吨外,其余的全部按月供应,这样只要德国背叛,就可以立刻停止供油。
处理完石油协议后,斯大林又将目光投到波罗的海三国。日本重新开放航道和中国船队重返波斯湾的事情已经传到莫斯科,面对越来越大地东方威胁,他已经不能多等,必须赶在中苏全面开战前彻底解决欧洲问题。
就在波兰战役结束当天,苏联塔斯社突然宣布两艘苏联货船在爱沙尼亚外海遭遇进攻,恰好此前爱沙尼亚还放走一艘波兰潜艇,于是斯大林立刻以“波兰潜伏力量破坏”为名,出动六万海陆士兵强行进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接管三国海港,以防止破坏事件继续发生为由解除了三国军队的武装。
苏军开进波罗的海三国的消息,让希望苏德在波兰开战的张伯伦很失望,尤其是他们居然默契的在分界线上友好握手,还举行联合阅兵式的消息!更让他感觉五脏六腑都火辣辣的。
德苏联手上演哥俩好的画面,让欧洲不寒而栗。泰晤士报甚至用《两兄弟的婚礼》做标题,在头版刊登了一幅斯大林和希特勒手牵手身穿婚纱的漫画,讥讽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但英国也没放弃积极备战,不仅从世界各地的英属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大肆征兵,还开始向世界各国采购军事物资。
9月19日,也就是波兰沦陷后的第七天,顾维钧抵达伦敦,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包括1027架轰六型轰炸机、588架运六、826架厉风和1302台备用双野马1200马力发动机的合同。根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