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全焊接驱逐舰进行试验后,支支吾吾神色有些尴尬。倒是哈坎很直接:“华盛顿束缚了设计师,无论使用15英寸还是16英寸舰炮,条约吨位内都无法兼顾火力和防护平衡,所以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种是以马肯森级为蓝本的设计,考虑到作战条件和海况要求不同,使用抗浪性更好地英国高干舷长艏楼船型,火力为4座双联德国380mm/L45舰炮,8座双120mm副炮、12座双40mm和12座双25mm高炮、防护继续使用安海级的美式匣式重点防护布局,主装甲320mm/倾斜18°,炮塔和司令塔正面420mm/22°,水平装甲107mm,重点部位加固50mm穹甲。标准排水量35900吨,满载43800吨。动力组为江南产小水管高压锅炉,采用4台带减速齿轮箱的冲动式蒸汽轮机,四轴四桨,最大航速26节、续航力15节/11000万海里。
第二选择是重庆正在研制的360mm/L50舰炮,采用安海级原型放大,船型、水密舱和内部布局都和第一款类似。标准35500吨,满载42500吨,使用三座三联360mm/L50舰炮,口径和炮塔重量减小后被用于防护,在炮塔和司令塔厚度不变的情况下,主装甲带防护增强为350mm/18°,鱼雷防护隔舱152mm,水平装甲增强到127mm,重要部位增加57mm穹甲。因舰炮体积更小,可多安装4台锅炉使速度达到28节,续航力15节/12000海里。”
杨秋眼中战列舰的唯一作用就是锻炼国家高端制造业能力,毕竟这个时代战列舰工程几乎和曼哈顿工程一样对国家整体工业能力的提升有很大促进,所以才耐心听哈坎把两种选择的数据详细讲完。
一口气拿出两种型号,足见海军为造战列舰煞费苦心。程壁光和海军内部更倾向于增强型马肯森,但华盛顿海军条约却限制了制造出好战列舰。按几大船厂设计师的说法,除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