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快。新机车时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缺点是功率比蒸汽机小,货车无法使用。但詹天佑却非常重视这项技术,认为各国都在研制内燃机车是大势所趋,还专门从铁路建设中抠出三百万资助此项研究。
杨度对技术的东西都是门外汉,反倒更关心詹天佑,问道:“眷诚先生,听说你准备辞职?”
“呵呵,年纪大了东跑西颠受不住,也该给年轻人让路了。”詹天佑手扶机车目光恋恋不舍。其实从唐绍仪卸任开始后,他们这批当年的留美幼童就逐步退出舞台,加上年事已高不适合来回奔波,所以已经正式向黎元洪提出辞呈。
杨度皱皱眉。迁都的事情现在看已经没大问题,但修宪这件事却需要广泛支持。詹天佑是杨秋的铁杆,其本身又被誉为铁路之父,在学生和几百万与铁路有关的工商界人士中有很大影响力,如果他支持无疑又多了几分把握。所以说道:“眷诚先生可否晚一年呢?”
“晚一年,为何?”
詹天佑不解的看着杨度,后者连忙将修宪改总统制的事情说了遍。平心而论,詹天佑不太支持改制,国会制最大好处是制约权力。但从民国14年来的经验可以看出,这个国家还是需要一个能拍板做主的人。黎元洪是典型地太平总统,大权握在杨秋手里,他通过宪法漏洞安插心腹控制财政和军事大权,架空总统府和总理府,绕开国会。这样做是明显的擅权行为,但如果不是集权办大事,国家会走到今天吗?
遥想初见杨秋时,他在财政艰难情况下咬着牙支持教育和铁路,耗巨资修建西南铁路网,后来的陇海线、环中国铁路更是举世无双的铁路大工程。其实詹天佑明白,目前这些工程都是亏损的,扣除运营成本每年的铁路利润完全是入不敷出,如果没有长期单方面的国家财政投入,根本不可能去完成这些大工程的。杨秋现在是钻了宪法漏洞,但上台后就不能再走偏门,而且就算国会内全都是国社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