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的股份说到底也是慷澳大利亚之慨,何况能把胡佛拉上船,几年后的金融危机中就有大把机会。
两人很快达成协议。杨秋和胡佛在各自国家注册一家矿产公司,然后按照苏门答腊油田模式组建北澳锰矿公司共同携手。由杨秋负责全部投资,而胡佛负责搞定澳大利亚政府,并在必要时以美国商务部的名义向“不友好国家”发函说明北澳锰矿公司属于美国公民的海外资产。
等协议签署后杨秋大度的从103师抽调一个连保护胡佛前往中亚,自己则回南京和吕碧城商量组建锰矿公司的事情。吕碧莲对这笔大生意非常感兴趣,立刻接下全部后续工作。不过她也没亲自出面,而是以入股的方式由华辰石油公司和致公堂海华贸易公司按六四分成开办一家新公司,然后由这家公司和胡佛的公司合作组建北澳锰矿公司。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来是致公堂在澳大利亚有很深的根基,二来杨秋现在的身份已经不适合直接出面。
杨秋继续当甩手掌柜,把北澳锰矿公司的工作交给吕碧城后又去找雅各布,因为财政部需要借用犹太银行网络将贝祖贻赚到的2亿美元弄回来。在缴纳1000万美元“好处费”后,雅各布答应帮国投公司转出这笔钱。但这笔钱并没回国而是被转到美国,贝祖贻开始按计划买入大量优质股票,静静等待杨秋所说的“转折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