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辛亥大英雄 > 第五三五章 银光闪闪

第五三五章 银光闪闪(5 / 8)

藻开办自己的飞机厂急缺技术员后,就跑来和他一起创业。

这是个让全国甚至全世界航空业都大跌眼镜的选择,但周厚坤却乐在其中,一路小跑拉着他冲进厂房,浑然没注意远处一支车队正在向这里驶来。

由于两人都是留美优秀学生,接受美国式工业建设的思想比较重,所以将工厂细分为很多区域。包括总装,发动机、零配件和设计、实验,生活等等。当然,和重庆的拳头产品相比,他们目前主要业务是帮重庆生产零配件,也有少部分总装代加工,甚至还有不少与航空无关的机械设备零件生意,养活自己暂时够了,但自己的产品却迟迟没拿出来。

这件事也让两人非常焦心,因为工业这个东西很怪。投资再多,政府再支持,设备再好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没有核心技术,都不能算一家真正地企业,迟早会被别人兼并或者倒闭。

其实按照两人的水平,设计出类似麻雀和海东青这类水准的飞机不难,只要努努力超越也不是不可能,但他们不想走前人走过的路,所以一直以代加工赚钱的方式补贴研制经费,累计技术等待一飞冲天的到来。

两人脚步匆匆抵达实验区时,两台他们自己研制的9缸星式发动机已经被吊装在铁架上,工人和技术员正围绕它们安装各式各样的测试仪表。他们中既有高价请来的老师傅,也有刚学成的年轻工人,更有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和国内大学毕业生,是飞天的梦想将他们吸引并走到一起。

星式发动机已经不算高技术,17年时重庆就率先制造出国内第一款9缸300马力风冷星式发动机,到18年底已经达到350马力并进入实验装机阶段。从技术上说,无论是汉阳的V型水冷还是重庆的星式风冷,功率都已经达到国内同类水平甚至超出,但在耐用型、维护性和制造工艺上差距还是不少。而且后面这些都需要时间积累,取决于国家基础工业能力、材料冶金技术,工人水平等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