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太猛!上不去……伤亡,什么!还不清楚?两翼……253团,421团从两翼上去……拉散敌人炮火。”后方指挥部内电话铃乱成一团,不断传来的消息让谢汝翼这位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并且参加北伐和青岛战役的将领也满头细汗。虽然大家都明白只要撑过这波疯狂炮火首战就算赢了,但越是接近胜利大家越是紧张。
“尽量拉散……敌人炮火。坦克连,上去!”
特意为首战加强的两个坦克连出发了!雷诺FT17坦克开始显露狰容。这批坦克都是由杨秋出售图纸后由法国雷诺公司制造的。和原版一模一样,重7吨由2人操作,安装一挺哈乞开斯8毫米重机枪,备弹4600发,正面装甲22毫米可以确保防住马克沁重机枪的扫射。本来远征军版本应该安装12.7毒牙重机枪,但由于此款重机枪还未出售给英法,所以需要从国内运来还没到货,只能先用法国机枪顶着。
德军早已见识过坦克所以并非慌张,事实上他们眼中的坦克效果并不强,很简单的加宽堑壕就能挡住,这个观点后来也影响到了西线的将军们。但雷诺FT17的出现还是让德国军官大吃一惊!因为这意味10公里外的河面上已经有一道通行能力达7吨的浮桥!虽然士兵依然在咬牙坚持,但军官们却意识到不妙了!随着远征军炮火开始延伸,两翼的细细的“长龙”在坦克掩护下开始向第三道堑壕发起合围。
趴在地上的杜子山看不到两翼包抄的兄弟部队,也看不到坦克狂喷子弹的画面,他只觉得身边爆炸好像少了很多,正纳闷时铁丝网终于出现!见到这些密布整个西线的防御网,他立刻按照战前训练的办法先找到最近的突破口,然后猛然跳起踏着覆土的棉被一跃而过。
暴雨般的子弹打在脚下啾啾作响,突破铁丝网是最困难的步骤,这些小东西成本不高却实实在在阻碍了部队前进,机枪可以很从容地封锁试图翻越的豁口,所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