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合约达成后先于唐宁街发表公告。
根据《中英上海关税协议》,英国将其控制的全部关税都归还民国政府,同时民国政府重申租界地位问题,并保证未来一年不已任何形式调高出口关税,但一年后不受限制。虽然这一年会流逝大约2亿民元,但这已经无关紧要。
合约签署当天,英国海军就派人开走那艘拆了通气管的德造潜艇。英法两国还携手咬牙以100吨黄金的天价买走磺胺制造专利,和前几年囤积价格暴涨的吗啡存货。并且以每生产一支给予2美元专利费的价格购买差点毁掉巴黎的斯登冲锋枪专利。除此之外,法国政府还单独以2500万美元价格买走国防军三年来一刻不停制造出来的200万枚各类炮弹。但由于法国不想支付那么多黄金,所以以30吨黄金外加把法国广州湾(湛江船舶修造厂)造船厂在内的五家在华工厂出售给钦州湾造船集团后完成交易。
不仅仅是直接买专利和弹药,英法也开始下一些订单。其中英国为了弥补商船损失,按照潜艇合约下了两艘商船的订单,还直接买下江南厂刚下水正在舾装的2艘万吨轮,要不是杨秋死活不愿意出售好不容易到手的德国船队,估计也早就开回去。
英法还向日本下了16艘400吨级驱逐舰和数艘商船的订单。但因为日本钢铁稀缺,急于将后两艘金刚和两艘扶桑造出来的海军怕钢铁不足一直犹豫,直到英国答应由印度塔塔钢铁厂按战前价格每月提供3000吨生铁后,日本才接下驱逐舰合同,但极耗钢铁的商船却依然不敢,最后实在等不及的两国只能把合同交给美国。
杨秋倒是想接,可惜因为海军驱逐舰计划,正在构思中的轻巡洋舰计划,和从德国购买专利的LM摩托艇以及英国两艘商船,导致在16年年底前,在青岛、三都澳和刚从法国获得一些造船设备的钦州湾船厂彻底建造或改建完毕前,国内依然只能依靠江南独撑造船局面。至于大沽和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