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哈乞开斯,又从枪炮厂找来师傅加装上去,毕竟沿江封锁时机枪还是很管用的,由于三艘炮舰是目前他手上最强火力支援力量,所以找到放心的带领人选一直是问题。
楚谦舰管带王光雄是个四十多岁的大胡子,这年头似乎海军留胡子是时尚,从初步接触来看他不算太有才能的人,但毕竟是陈德龙被抓后第一个自发投诚的,加上又没有人代替,只能让他继续带领,为了保险秉文需要继续在舰上服役一段时间。
为了掌握唯一一支机动火力,也是他海军梦的起点,所以三舰和几艘武装巡逻艇都被编为海军营,被杨秋揽入怀中直接指挥。
至于炮营则是愁死了杨秋和军官们,除了三舰和江防营炮兵外,整支部队只有六位懂得操炮的炮手,就在大家最急的时候,宋子清给他送来了惊喜,不仅带来了四十多位年轻军官,三百多较为中立的士兵,还把姜泰和他的炮三营右队全部拉了过来。
杨秋立刻就把组建炮营的任务交给姜泰,还选了些老兵充实,终于是把两个主力炮营的骨架搭起来了,每个营18门七生五克虏伯,火力已经等同同编制的北洋,剩下的五生七山炮按照岳鹏的想法,全部堆到龟山上,以主炮台为核心在修建两个临时炮台,加强对扬子江和三镇的火力覆盖。
不过他还是担忧火力问题,要知道历史上的阳夏之战,光北洋就来了两个炮标,每标3个营、每营都是清一色的18门克虏伯或者日产75毫米野炮,炮兵熟练凶狠不说,再加上其它的炮营,火力是自己的近十倍!
机枪也同样如此,和北洋一个镇就拥有20挺马克沁机枪相比,自己这边重机枪还是太少,麦德森轻机枪数量倒是足够,但轻机枪覆盖面小,还要频繁更换弹匣,不可能和重机枪对着干。何况机枪在大炮面前具有天生劣势,而且这种机枪的枪管换起来很麻烦,战场上几乎没办法,所以每次打完200发都要休息,只是这些他目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