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热水,会很快地跳出去,所以煮熟它的最好方法,是用温水。
杨所修的弹劾,以及国子监副校长的弹劾,并不是他安排的,在他的剧本里,只有封赏、安慰,和时有时无的压力。他的目的是制造迷雾,彻底混乱敌人的神经。
经过一个多月的你来我往,紧张局势终于缓和下来,至少看上去如此。
在这片寂静中,崇祯准备着进攻。
几天后,寂静被打破了,打破它的人不是崇祯。
吏科给事中陈尔翼突然上疏,大骂杨所修,公然为崔呈秀辩护,而且还上纲上线,说这是东林余党干的,希望皇帝严查。
和杨所修的那封上疏一样,此时上疏者,必定有幕后黑手的指使。
和上次一样,敢于主使者,只有一个人选——魏忠贤。
也和上次一样,真正的主使者,并不是魏忠贤。
杨所修上疏攻击的时候,崇祯很惊讶,陈尔翼上疏反击的时候,魏忠贤也很惊讶,因为他事先并不知道。
作为一个政治新手,崇祯表现出了极强的政治天赋,几十年的老江湖魏公公被他耍得团团转,但他并不知道,在这场游戏中,被耍的人,还包括他自己。
看上去事情是这样的:杨所修在崇祯的指使下,借攻击崔呈秀来弹劾魏忠贤,而陈尔翼受魏忠贤的指派,为崔呈秀辩护发动反击。
然而事情的真相,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杨所修和陈尔翼上疏开战,确实是有幕后黑手的,但既不是魏忠贤,也不是崇祯。
杨所修的指使者,叫陈尔翼,而陈尔翼的指使者,叫杨所修。
如果你不明白,我们可以从头解释一下这个复杂的圈套:
诡计是这样开始的,有一天,右副都御史杨所修经过对时局的分析,做出了一个肯定的判断:崇祯必定会除掉阉党。
看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