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明朝那些事儿 > 日落西山 第十八章 袁崇焕

日落西山 第十八章 袁崇焕(6 / 14)

地方,有家都回不去,于心何忍?

还不如放弃整个辽东,退守到山海关,就算失去纵深阵地,就算敌人攻破关卡,至少自己是有时间跑路的。

他不但这么想,也这么干。

天启五年(1625)十一月,高第下令,撤退。

撤退的地方包括锦州、松山、杏山、宁远、右屯、塔山、大小凌河,总之关外的一切据点,全部撤走。

撤退的物资包括:军队、平民、枪械、粮食,以及所有能搬走的物件。

他想回家,且不想再来。

但老百姓不想走,他们的家就在这里,他们已经失去很多,这是他们仅存的希望。

但他们没有选择,因为高先生说了,必须要走,“家毁田亡,嚎哭震天”,也得走。

高第逃走的时候,并没有追兵,但他逃走的动作实在太过逼真,跑得飞快,看到司令跑路,小兵自然也跑,孙承宗积累了几年的军事物资、军粮随即丢弃一空。

数年辛苦努力,收复四百余里江山,十余万军队,几百个据点,就这样毁于一旦。

希望已经断绝,东林党垮了,孙承宗走了,所谓关宁防线,已名存实亡,时局已无希望,很快,努尔哈赤的铁蹄,就会毫不费力地踩到这片土地上。

没有人想抵抗,也没有人能抵抗,跑路,是唯一的选择。

有一个人没有跑。

他看着四散奔逃的人群,无法控制的混乱,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是宁前道,必与宁前共存亡!我绝不入关,就算只我一人,也要守在此处(独卧孤城),迎战敌人!”

宁前道者,文官袁崇焕。

【袁崇焕】

〖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梁启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