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早就打过去了,还谈什么判?!
李如松没当真,但日本人当真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五月中旬,小西行长带领沈惟敬、谢用梓以及徐一贯前往日本,会见丰臣秀吉,进行和谈。
对于明朝使臣的来临,丰臣秀吉非常高兴,不但热情接待,管吃管住,会谈时更是率领各地诸侯权贵到场,亲自参加,张灯结彩,搞得和过节一样,仪式十分隆重。
当沈惟敬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明白:这下算是忽悠大了。
虽然日本人糊里糊涂,但一路过来,他已经很清楚,身边的这两位使者到底是什么货色。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挺下去了。
沈惟敬就此开始了谈判,虽然从名义上讲,谢用梓和徐一贯才是正牌使者,但这两个大老粗连话都说不利索,每次开会口都不敢开,只能指望沈惟敬忽悠了。
于是每次开会之时,大致都是这么一副场景:丰臣秀吉满怀激情,口若悬河,谢用梓、徐一贯呆若木鸡、一言不发,沈惟敬随口附和,心不在焉。所谓的外交谈判,其实就是扯淡。
就这么个扯淡会,竟然还开了一个多月,直到六月底,才告结束。
在谈判终结的那一天,丰臣秀吉终于提出了日方的和平条件,该条件也再次证明了这样一点:
丰臣秀吉,是个贪婪无耻、不可救药的人渣。
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明朝将公主嫁为日本后妃。
二、明朝和日本进行贸易,自由通商。
三、明朝和日本交换誓词,永远通好。
四、割让朝鲜四道,让给日本。
五、朝鲜派出王子大臣各一人,作为人质,由日方管理。
六、返还朝鲜被俘的两位王子。
七、朝鲜宣誓永不背叛日本。
在这份所谓的和平条款中,除交